首页 旅游动态 游记攻略 旅行社 小吃特产 民俗文化 典故知识 陕西旅游年票 2021翠华山滑雪场  人物历史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文化 >> 陕西文化 >> “转九曲”与“燎百病”的文化内涵
“转九曲”与“燎百病”的文化内涵
来源:高原浪子(sdd) (2004-10-16)

陕北在元宵节除观灯、看社火外,还有一奇特风俗“转九曲”。用高梁酐杆扎成弯弯曲曲的阵式九曲十八弯,每个转弯处放一盏用白萝卜挖成的灯,灯油为百家所集,整个“九曲”共有360盏灯,象征一年的360天。男女老少争转九曲以辟百病,青年妇女往往趁人不注意时“偷”盏萝卜灯,据说可早生贵子,偷“老杆”房的灯最佳。正月十六,有的地方携酒登山聚饮,名曰“散百病”。延安等地则在夜晚点燃篝火,大人小孩在火旺时跳来跳去,称之“燎百病”。人跳完后,还把家中被褥衣服也抱出来,在火堆上方绕一绕;甚至把家养的小羊、小狗等牲畜动物也让小孩抱着从火堆上跳过去。这种“转九曲”与“燎百病”的民俗因何而来呢?有什么意义?笔者试作一探讨。
    元宵节张灯习俗始于东汉,源出于佛教。我国古代元宵节民俗活动中有一项叫“走百病”。“走百病”始于何时?笔者认为此风俗始于唐宋,盛于明清。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并逐渐成为民间习俗。唐代有别于其他朝代,在男女交际方面,唐代妇女不拘礼法,比较自由放任,亦为妇女参加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至宋代,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载北宋都城汴京正月十六盛况“五陵年少,满路行歌,万户千门,笙簧未彻”。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元夕》载:“都民士女,罗绮如云,盖无夕不然也。”“元夕节物,妇人皆戴珠翠、闹娥……而衣多尚白,盖月下所宜也。”这些记载虽未明言“走百病”,但妇女结伴群游,则是事实。
    明清两代至近代,“走百病”风俗十分流行。但该项活动在我国南方与北方地区,名称和具体活动形式有所不同。南方称作“走三桥”,妇女们于元夕互相邀约,三五成群,一路观灯赏月,历三桥而止;而且返回的路不能重复,须从另路而回。清人顾禄的《清嘉录》载:“元夕,妇女相率宵行,以却疾病,必历三桥而止,谓之走三桥。按:长、元《志》皆载:‘上元,妇女走历三桥,谓可免百病’”。在北方,称之为“走桥”、“走百病”。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春场》记载:“正月八日至十八日,集东华门外,曰灯市,贵贱相沓,贫富相贸易,人物齐矣。妇女着白绫衫,队而宵行,谓无腰腿诸疾,曰走桥。”明代沈榜《宛署杂记。民风一》中云:“正月十六夜,妇女群游祈免灾咎,前令人持香辟人,名曰‘走百病’。旧日北京在“走桥”、“走百病”的同时,还有“摸钉”的习俗。《宛署杂记》载“暗中举手摸城门钉一,摸中者,以为吉兆。是夜驰夜禁,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俱不闭,任民往来,厂卫校尉巡守达旦。”清人劳之辨《上元杂咏》:“旧有宜男  ,城门踏月过。相邀诸女伴,夜半手摩挲。”咏的也是这种风俗。
    考究以上风俗活动,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一是妇女结伴群游,二是出游时都穿白色衣服,这在小说《金瓶梅》中也几次提到这风俗。三是出游的目的是消灾免病,四是不走回头路。有学者考究这项民俗活动的原初意义,是属于一种妇女的求育习俗,源于古代人们对于集团活动生殖力的一种信仰崇拜观念,只是后来这种原初的意义被逐渐淡化了。
    因此,笔者认为陕北元宵节“转九曲”奇但不怪,实际上是“走百病”风俗的演变。陕北地处高原,天旱少水,无桥可走;陕北历代战祸连绵,城门不可洞开,无钉可摸,而“转九曲”因陋就简,故而风行。就九曲来源传说,或因黄河九曲十八弯而产生,或因古代战阵而萌生,说法不一。但活动过程本身所包含的内容却与“走三桥”、“走百病”相似:妇女不论长幼皆结伴相走;转一圈九曲消灾祛病一年顺当;九曲十八弯没有一曲会重复。更为独特的是在其他地方淡化的生育崇拜,在陕北“转九曲”中强化了。“转九曲:的高潮是”偷“灯盏或拔旗(安塞等地“转九曲”时,九曲中央置桌放斗,斗上插小旗,高者代表男孩,低者代表女孩。结婚未育妇女围桌抢旗,以了心愿)这种原始的生育观念仍被保存至今。陕北“转九曲”时灯盏的制作为何用萝卜而不用其他(如洋芋)?我认为也有其用意。潘光旦先生在为蔼理斯《性心理学》所作的译注中指出:“性与触觉的关系,方面甚多,……一个女子,要她在日常环境之下,和男子的生殖器官发生触觉的关系,当然有种种的顾忌,但若和它象征性发生接触,就没有顾忌了。不但没有顾忌,并且往往是一件公认为吉利的事;至于吉利何在,就得看当时当地社会的设词了。”故潘先生认为北京旧俗“摸钉”隐含了妇女象征性性接触。陕北妇女“转九曲”时偷萝卜灯,其隐含意义也如“摸钉”一样。
    再说“燎百病”,这项风俗活动与“走三桥”、“走百病”不同,明显地体现出对火的崇拜。那么这项风俗缘何而来?我认为,这是受蒙古文化的影响所致。蒙古人崇拜火,认为火神是幸福与财富的赐予者,也是家庭的保护者,认为火具有使一切东西纯洁、常存的能力。因此,蒙古人素以火洁净万物之俗,以祛除一切不祥。如古代,使者或王公觐见可汗时,都必须从两堆火之间通过,其携带物品也须如此,以便净化。陕北历来就是民族交流融合的“绳结区域”,也是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大熔炉”,始于唐宋,盛于明清的“走百病”风俗在陕北异化为“燎百病”,正是蒙汉文化融合的结果。
  陕北人对火的崇拜不仅限于正月十六。有的地方正月十五燃火,谓“神火”;正月二十三燃火,谓之“鬼火”;正月三十燃火,谓之“人火”,大人小孩在火堆上跳来跳去,谓之“散灾”。有的地方正月十七、十八燃火,叫“送蚰蜒蝎子”,把柴草灰烬用铁锨一一倒于坡洼或大路旁,谓之将蚰蜒、蝎子等毒虫送走,全家人将不会受毒虫的伤害啮咬。二月二也燃火,祈求当年风调雨顺,并将未燃完的余火分为十二堆,从其熄灭的先后来占卜预测本年每一个月的阴晴阳缺。尽管时间和称谓不同,但这些风俗活动都与火有关。弗雷泽在《金枝》一书中对欧洲火把节的形式和涵义作了充分和探讨。陕北人对火的崇拜敬仰,并非受欧洲人的影响,而是受蒙古习俗的影响。
    总结上文,归纳三个结论:(1)陕北因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一个迟钝的、相对封闭的文化圈。陕北民俗保留了较多的原始文化基因。(2)陕北民俗“转九曲”是古代民俗“走百病”的演变,但其中蕴涵的原初文化意义仍保留至今。(3)陕北民俗“燎百病”是融合吸纳了蒙古文化中对火的崇拜而形成的习俗,说明陕北文化是多元的文化.

::网站搜索::
关键字:
搜 索:
::相关民俗文化::
·“转九曲”与“燎百病”的文化内涵
·转九曲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 网站留言
陕ICP备05004950号-== 陕西旅游资料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