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动态 游记攻略 旅行社 小吃特产 民俗文化 典故知识 陕西旅游年票 2021翠华山滑雪场  人物历史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知识 >> 旅游知识 >> 丝绸之路上的奇葩[三]
丝绸之路上的奇葩[三]
来源:陕西旅游资料网 (2004-11-5)

丝绸之路上的奇葩[三] 
       p;    ——陕西法门寺地宫
 1981年8月23日位于西安以西100多公里的扶风县法门寺宝塔轰然倒塌从塔中发现了大量的佛教文物。1987年陕西省的考古工作人员在清理塔基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地宫后室上的藻井盖石盖上有一道裂缝用电筒一照金光反射原来里面埋藏着大量的金银器与织金锦。至此被埋葬了1000多年的大唐皇室丝织品终于重见天日了。

  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碑文可知该寺始建于汉代宫内藏有佛骨。佛骨每隔30年被迎入宫中一次这在唐代达到了极盛时期。碑文记载最后一次迎送佛骨是在唐懿宗时期此后地宫就被关闭直至今日。因此地宫中供奉的丝绸大部分是晚唐懿宗时期的产品。

法门寺鎏金银捧真身菩萨  地宫前后三室均出土了大量的丝织品数量极大。最为精美的是红罗地蹙金绣随捧真身菩萨佛衣模型一套五件以及包裹佛指用的锦套一件。这组衣物原置于鎏金银菩萨捧真身像手捧的漆盒内包括上衣、下裳、袈裟、案裙和坐垫按比例缩小成身高约10厘米左右。这件菩萨名为捧真身可知唐代皇帝在迎佛骨回宫过程中就是将其置于菩萨所捧的荷叶盘上的。但重新埋入地宫时佛骨被置于宝函之中另捧于菩萨手上的这些衣物则应该是为佛祖特制的衣物模型。这套衣物所用原料均为降色罗地蹙金绣面绢里。上衣绣满了折枝花卉花心有一颗珠;下裳和案裙饰以云纹袈裟图案最为复杂采用七节二十一水田格格上绣着盛开的莲花;坐垫于跪拜时用作膝垫绣有正面莲花。法门寺出土的降红罗蹙金绣献佛衣物模型之上衣、袈裟、案裙蹙金绣是一种用捻金线在织物表面盘成图案然后以其他丝线把金线固定的绣法。这套衣物是目前发现保存最好的唐代蹙金绣品。

  此外在一个腐朽的白藤箱里堆积的丝绸达780层有23厘米厚若铺展开来面积可达400多平方米。在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随葬物帐碑上详细记载了当时供奉的各种物品名称其中有丝、帛、罗、花罗、绘罗、可幅绫、缭绫、织成绫、赭黄熟绿绫、细异纹绫、白异纹绫、织成绮线绫、绮、龙纹绮、辟邪绮、锦、金锦、金褐、银褐、白叠、夹缬、绣、蹙金绣等包括丝、棉、毛等各种材料的织物。这些织物无疑是晚唐时期染织业最高水平的代表。其中最有价值的是用金线显示花纹的织金锦所使用的拈金线极为精致。但可惜的是目前的文保技术还不能将其揭开由于总体保存状况不佳大部分仍被封存于冰箱之中。日前中国文物部门正在与德国合作共同攻克这一文保难题。

::网站搜索::
关键字:
搜 索:
::相关典故知识::
·丝路北道
·民族丝绸工业的崛起
·名扬天下的辑里丝[下]
·名扬天下的辑里丝[上]
·万历皇帝的珍宝[下]
·万历皇帝的珍宝[上]
·吉祥图案的盛行
·鸟语花香的南宋纱罗
·中国丝绸的南盛北衰
· 丝绸之路上的奇葩[四]
·丝绸之路上的奇葩[三]
·丝绸之路上的奇葩[二]
· 丝绸之路上的奇葩[一]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 网站留言
陕ICP备05004950号-== 陕西旅游资料网版权所有==-